山居秋暝诗词取名
空山1新雨2后3,天4气晚来5秋6。
4.天:天字含义为天空、太空、天兵、天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思维辽阔、举世无双之意;
5.晚来:晚来用作人名喻指温婉内秀、出类拔萃、锦绣前程之意。
6.秋:秋字含义为秋天、秋季、秋收、收获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硕果累累、功成名就之意;
明月1松2间照3,清泉4石上5流6。
1.明月:明月用作人名喻指通儒达士、聪颖睿智之意。
2.松:松字含义为松树、松柏、松木、顽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福寿康宁、坚毅刚强之意;
3.照:照字含义为明亮、光明、细致、照耀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知识渊博、明白事理之意;
4.清泉:清泉用作人名喻指大雅君子、洁身自好、朝气蓬勃之意。
5.石上:石上用作人名喻指不饶不折、持之以恒之意。
6.流:流字含义为水流、流利、流行、显露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妙笔生花、行云流水之意;
竹喧1归2浣女3,莲动4下5渔舟6。
1.竹喧:竹喧用作人名喻指高风亮节之意。
2.归:归字含义为回到、聚拢、依附、并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幸福如意、婚姻甜蜜之意;
3.浣女:浣女用作人名喻指眉清目秀、温柔贤淑、贤良淑德之意。
4.莲动:莲动用作人名喻指生龙活虎、冰清玉洁、精力充沛之意。
5.下:下字含义为退让、攻破、当下、低处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豁达大度、大智若愚之意;
6.渔舟:渔舟用作人名喻指孜孜不倦、天道酬勤之意。
随意1春芳2歇,王孙3自可4留5。
1.随意:随意用作人名喻指温文尔雅、深谋远虑之意。
2.春芳:春芳用作人名喻指花容月貌、赏心悦目之意。
3.王孙:王孙用作人名喻指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人丁兴旺之意。
4.自可:自可用作人名喻指坚强勇敢、眉开眼笑、自信独立之意。
5.留:留字含义为出国留学、留学生、青史留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从善如流、薪火相传之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作者在所居地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应该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知是少女洗衣归来,莲叶轻摇知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花草消失,眼前的秋景足以让我流连久居。
注释
暝(míng):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笑语喧哗。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的感受。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