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清明即事诗词取名

吴惟信 〔宋代〕

梨花1风起2正清34,游子5寻春6半出城7

1.梨花:梨花用作人名喻指清纯可人、楚楚动人之意。2.风起:风起用作人名喻指雷厉风行、声誉鹊起之意。3.正清:正清用作人名喻指正气凛然、大雅君子之意。

4.:明字含义为睿智、清楚、明亮、英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通儒达士、聪颖睿智之意;

5.游子:游子用作人名喻指气定神闲、从容自如之意。

6.寻春:寻春用作人名喻指积极向上、孜孜不倦、朝气蓬勃之意。

7.:城字含义为坚毅、坚固、稳定、刚毅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坚如磐石、坚定不移之意;

日暮1笙歌23拾去,万4株杨柳5属流莺6

1.日暮:日暮用作人名喻指光辉灿烂、旭日东升之意。

2.笙歌:笙歌用作人名喻指谈吐文雅、高人雅致、能歌善舞之意。

3.:收字含义为丰收、收成、收到、收下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受益匪浅、满载而归之意;

4.:万字含义为万千、万物、万幸、无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万贯家财、扬名立万之意;

5.杨柳:杨柳用作人名喻指自强不息、光明磊落、温柔娴熟之意。

6.流莺:流莺用作人名喻指行云流水、妙笔生花之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
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注释
苏堤:元佑间苏轼官杭州知州时建于西湖。
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
笙歌:乐声、歌声。
属:归于。

赏析

  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为清明节。清明前后正是中春,以后就步入暮春了。清明前后春意盎然是踏青赏春的佳时。吴惟信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西湖美丽的苏堤和游人游春热闹的场面以及游人散后幽美的景色。清明是美的,西湖的清明更美。

  《苏堤清明即事》虽短小,容量却大,从白天直写到日暮。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首句“梨花风起正清明”诗人点明了节令正在清明。梨花盛开,和风吹拂,时值清明。天气有何等的温暖也不必说了。梨花开在杏花,桃花的后面,一盛开就到了四月。风吹花落,那白白的梨花有的在枝头,有的随风飘落,仿佛是为了清明的祭祀而飘落的。清明时节,人们也忙碌着。

  游子寻春半出城。人们游春赏玩,大多数人都出了城来到西湖苏堤上。一个半字点出了出城游玩的人很多。西湖边又是多么热闹。

  后两句“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是说,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爱赶热闹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赏,只好让给飞回来的黄莺享受去了。运用侧面描写, 反映了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乐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写出了西湖风景的优美宜人。

猜您喜欢

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

连静女 〔宋代〕

人道有情须有梦,无梦岂无情?夜夜相思直到明,有梦怎生成?
伊若忽然来梦里,邻笛又还惊。笛里声声不忍听,浑是断肠声。

咏画扇诗

鲍子卿 〔南北朝〕

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
直为发红颜,谬成握中扇。
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
思妆开已掩,歌容隐而见。
但画双黄鹄,莫画孤飞燕。

醉桃源·春景

严仁 〔宋代〕

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