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田家诗词取名
斜阳照1墟落2,穷巷牛羊3归4。(斜阳5 一作6:斜光7)
4.归:归字含义为回到、聚拢、依附、并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幸福如意、婚姻甜蜜之意;
5.阳:阳字含义为阳光、太阳、明亮、温暖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浩然之气、光明磊落之意;
6.一作:一作用作人名喻指专心致志、忠贞不渝、善始善终之意。
7.光:光字含义为明亮、照耀、光彩、荣耀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功勋卓著、朝气蓬勃之意;
野老1念牧2童3,倚4杖候5荆扉6。
1.野老:野老用作人名喻指谈笑风生、淡泊明志之意。
2.念牧:念牧用作人名喻指精明能干、身贤体贵之意。
3.童:童字含义为心智、童心、童真、小孩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纯真无邪、善良可爱之意;
4.倚:倚字含义为倚托、倚靠、倚傍、倚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意指得贵人扶助、相濡以沫之意;
5.候:候字含义为等待、看望、征兆、时节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如意吉祥、独具慧眼之意;
6.荆扉:荆扉用作人名喻指勇往直前之意。
雉雊麦苗1秀2,蚕眠桑叶3稀4。
1.麦苗:麦苗用作人名喻指马到成功、财源广进、良苗怀新之意。
2.秀:秀字含义为优异、美丽、清秀、秀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眉目如画、尽善尽美之意;
3.桑叶:桑叶用作人名喻指天生丽质、清丽脱俗、甜美可人之意。
4.稀:稀字含义为稀薄、稀罕、稀朗、少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不同凡响、绝无仅有之意;
田夫1荷2锄至3,相见4语依5依6。(至 一7作:立8)
1.田夫:田夫用作人名喻指博学多才、循循善诱之意。
2.荷:荷字含义为美丽、芬芳、迷人、义务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如花似玉、倾国倾城之意;
3.至:至字含义为至至、至贤、至才、至高无上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功成名就、功勋卓著之意;
4.相见:相见用作人名喻指通情达理、远见卓识、长相出众之意。
5.语依:语依用作人名喻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思如涌泉之意。
6.依:依字含义为依恋、依靠、依赖、顺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小鸟依人、善良温顺之意;
7.一:一字含义为一心、全部、所有、始终如一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忠贞不渝、专心致志之意;
8.立:立字含义为独立、立志、立业、顶天立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顶天立地、独立自主之意;
即此羡闲1逸2,怅然吟3式4微。
1.羡闲:羡闲用作人名喻指心胸宽广、文雅大方、富富有余之意。
2.逸:逸字含义为舒心、快乐、惬意、顺心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开心快乐、文思俊逸之意;
3.然吟:然吟用作人名喻指妙笔生花、知书达理、五步成诗之意。
4.式:式字含义为标准、标兵、优秀、仪式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一代楷模、一丝不苟之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后期,描绘的是渭水两岸的农村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的余晖洒向村庄,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村中老人惦念着放牧的孙儿,倚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候。
野鸡鸣叫,麦子秀穗,蚕像睡觉了一样,桑叶也变得稀少。
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乐而忘归。
在这种时刻如此闲情逸致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注释
渭川:一作“渭水”。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田家:农家。
墟落:村庄。斜阳:一作“斜光”。
穷巷:深巷。
野老:村野老人。牧童:一作“僮仆”。
倚杖:靠着拐杖。荆扉:柴门。
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荷(hè):肩负的意思。至:一作“立”。
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鉴赏
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象,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墟落:村庄。穷巷:深巷。这两句是说,村庄处处披满夕阳的余晖,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诗人痴情的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沒入深巷。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野老:村野老人。倚杖:靠着拐杖。荆扉:柴门。这两句是说,老翁惦念着自家的孙儿,拄着拐杖在自家的柴门口等候。
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一幕,感染了诗人,他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雉雊:野鸡鸣叫。这两句是说,野鸡在麦田里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也已经很稀少了。
诗人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麦田里的野鸡叫的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呢;桑林里的桑叶已经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这两句是说,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依依不舍。
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的小道上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这两句是说,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的吟起《式微》。
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旁徨中路,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
读完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如果以为诗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归图,这就失之于肤浅了。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猜您喜欢
拟行路难·其六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选冠子·雨湿花房
空记得、小合题名,红笺青制,灯火夜深裁剪。明眸似水,妙语如弦,不觉晓霜鸡唤。闻道近来,筝谱慵看,金铺长掩。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