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诗词取名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 〔先秦〕

鹤鸣1于九23,声闻4于野5。鱼潜6在渊7,或在于8渚。乐9彼之园10,爰有树1112,其13下维14萚。他山之1516,可以1718错。

1.鹤鸣:鹤鸣用作人名喻指高人雅致、飞黄腾达之意。2.于九:于九用作人名喻指栋梁之材、百里挑一之意。3.:皋字含义为湖泊、皋渚、高地、沼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温柔善良、眉清目秀之意;

4.声闻:声闻用作人名喻指名扬四海、学识渊博之意。

5.于野:于野用作人名喻指百里挑一、行成于思之意。

6.鱼潜:鱼潜用作人名喻指丰衣足食、如鱼得水之意。

7.在渊:在渊用作人名喻指雄才伟略、抱诚守真、学识渊博之意。

8.在于:在于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行成于思之意。

9.:乐字含义为和谐、善良、爽朗、欢喜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乐于助人、辛福美满之意;

10.之园:之园用作人名喻指善良温婉、安闲舒适之意。

11.有树:有树用作人名喻指彬彬有礼、光明磊落之意。

12.:檀字含义为浅红色、浅绛色、檀木、檀香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口齿伶俐、花容月貌之意;

13.:其字含义为揣测、反诘、命令、加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雷厉风行、其乐融融之意;

14.:维字含义为维护、保护、思维、思考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全心全意、深思熟虑之意;

15.山之:山之用作人名喻指坚不可摧之意。

16.:石字含义为坚固、坚强、坚持、专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坚强勇敢、不饶不折之意;

17.可以:可以用作人名喻指抱负不凡、温婉可人之意。

18.:为字含义为作为、有为、成为、可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年轻有为、委以重任之意;

1鸣于23皋,声4闻于56。鱼在78渚,或潜在910。乐彼之11园,爰有12树檀13,其下14维榖。他山15之石16,可17以攻玉18

1.:鹤字含义为长寿、吉祥、百福、福安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吉祥如意、福寿齐天之意;

2.鸣于:鸣于用作人名喻指一鸣惊人之意。

3.:九字含义为数目、多数、数量、推崇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栋梁之材、功高盖世之意;

4.:声字含义为美誉、声光、声芳、名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声名远播、名扬四海之意;

5.闻于:闻于用作人名喻指百里挑一、学识渊博之意。

6.:天字含义为天空、太空、天兵、天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思维辽阔、举世无双之意;

7.鱼在:鱼在用作人名喻指满面春光、应运而生、吉祥如意之意。

8.:于字含义为于今、忠于、善于、超过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行成于思、百里挑一之意;

9.潜在:潜在用作人名喻指满面春光、应运而生之意。

10.:渊字含义为渊才、渊博、渊儒、渊浩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学识渊博、雄才伟略之意;

11.:之字含义为持之以恒、赤子之心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持之以恒、善良温婉之意;

12.:有字含义为存在、所属、发生、客气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鼎鼎有名、彬彬有礼之意;

13.树檀:树檀用作人名喻指明艳动人、口齿伶俐、光明磊落之意。

14.:下字含义为退让、攻破、当下、低处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豁达大度、大智若愚之意;

15.:山字含义为山林、高耸、山岚、稳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坚不可摧、出类拔萃之意;

16.之石:之石用作人名喻指不饶不折、善良温婉之意。

17.:可字含义为合意、能够、适合、善意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温婉可人、心地善良之意;

18.攻玉:攻玉用作人名喻指风姿卓越、高贵典雅、玉洁冰清之意。

创作背景

  对于此诗的背景,历代学者有不同的说法。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方玉润认为此诗是“讽宣王求贤山林也”。今人程俊英认为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幽沼泽仙鹤鸣,声传四野真亮清。深深渊潭游鱼潜,有时浮到渚边停。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有浓荫,下面灌木叶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
幽幽沼泽仙鹤唳,鸣声响亮上云天。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注释
九皋:皋,沼泽地。九:虚数,言沼泽之多。
渊:深水,潭。
渚:水中小洲,此处当指水滩。
爰(yuán):于是。檀(tán):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
萚(tuò):酸枣一类的灌木。一说“萚”乃枯落的枝叶。
“它山”二句:利用其它山上的石头可以错琢器物。错:砺石,可以打磨玉器。
榖(gǔ):树木名,即楮树,其树皮可作造纸原料。
攻玉:谓将玉石琢磨成器。朱熹《诗集传》:“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

鉴赏

  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关于诗的主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认为是“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这种说法较易为今人所理解。

  先谈朱熹的说法。他分析第一章说:“盖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言诚之不可揜(掩)也;鱼潜在渊,而或在于渚,言理之无定在也;园有树檀,而其下维萚,言爱当知其恶也;他山之石,而可以为错,言憎当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他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并认为从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说法看起来很辩证,都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且兼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他却是用程朱理学来说诗,这一点从他对第二章的解释中看得更加清楚。

  《诗集传》释第二章结句引程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程子说诗与朱子说诗,如出一辙,皆为引申之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为喻。然而是否为诗的本义呢,似乎很难说。

  再谈今人程俊英关于此诗的解释。程先生在《诗经译注》中说:“诗中以鹤比隐居的贤人。”“诗人以鱼在渊在渚,比贤人隐居或出仕。”“园,花园。隐喻国家。”“树檀,檀树,比贤人。”“萚,枯落的枝叶,比小人。”“它山之石,指别国的贤人。”“毛传:‘榖,恶木也。’喻小人。”她从“招隐诗”这一主题出发,将诗中所有比喻都一一与人事挂钩,虽不无牵强附会,倒也自成一说。

  其实,就诗论诗,不妨认为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读之不免令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如此读诗,读者便会受到诗的艺术感染,产生无穷兴趣。若刻意求深,强作解人,未免有高深莫测之感。

猜您喜欢

雨后秋凉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
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
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

重九会光化二阕·其二

韩琦韩琦 〔宋代〕

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
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萸子更宜人。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陈维崧陈维崧 〔清代〕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