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芳春·秋望(译文)

乔吉乔吉 〔元代〕

千山落叶岩岩瘦,百尺危阑寸寸愁。有人独倚晚妆楼。楼外柳,眉暗不禁秋。
一座座山峰木叶脱落,更显得山容消瘦;倚遍高楼的栏杆,每一寸都驱不去忧愁。但在黄昏,还是有位女子,独自倚着妆楼凝眸。楼外是憔悴的秋柳。人和柳叶都一样黯然,对这凄凉的秋令难以禁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座座山峰木叶脱落,更显得山容消瘦;倚遍高楼的栏杆,每一寸都驱不去忧愁。但在黄昏,还是有位女子,独自倚着妆楼凝眸。楼外是憔悴的秋柳。人和柳叶都一样黯然,对这凄凉的秋令难以禁受。

注释
岩岩:劲瘦貌。
危阑:栏杆。

赏析

  起首两句对仗,托出了“秋望在的题面。两句的角度不同,前句是望发的秋景,后句是秋望的所在地与望者的心情。但两者又是互为映发的,其间的维系就是一种悲秋的情调。先看前句。“千山落叶在是深秋常见的景象,而作者则强调其“瘦在的特征,且谓“岩岩瘦在,简直是嶙峋骨立。但同样的景象,前人也有“落木千山天远大在(黄庭坚《登快阁》)的感受,可见景语本身无不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再看次句,“百尺危阑寸寸愁在,就明白地点出了“愁在的无处不在。这一句写的是人物的感想,登高望远,处处见山川萧瑟,时令肃杀,倚遍阑杆,始终心情黯然。“寸寸在二字,见出了伤愁的细腻多端,令人遐想。这样,前句的写景便成了愁意的外化,后句的言愁也有了物象的衬托,从追寻两者的联系来看,甚而”使读者产生望山的愁人也是“岩岩瘦在的联想:这就是词曲常用的“暗映在手法。

  第三句补明了“百尺危阑寸寸愁在的主角形象,用语清疏,而同样弥漫着哀怨悱恻的气氛。“晚妆楼在显示了主人公是一名年轻女子,“晚在虽是“妆在的修饰词,却同时有着时近黄昏的暗示意味。“晚妆楼在前着“独倚在二字,清楚地表明了她独守空闺的思妇身份,令人联想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温庭筠《望江南》)、“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在(李白《菩萨蛮》)等前人”词的意境。全句是一幅人物剪影,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回应并揭示了前两句的句外之旨,使读者恍然理解了她登楼远望、倚遍危阑的真正用心是在于怀人,而不只是悲秋。

  结尾二句毫不松懈,将“秋望在的哀怨之意推到了十分。“楼外柳在是女子引领注视所在,既然“千山落叶在,柳叶“不禁秋在自是意料发事。但古人又常以柳喻女子眉,所谓“人言柳叶似愁眉在、“芙蓉如面柳如眉在,则末句的“眉暗不禁秋在就成了巧妙的双关。“瘦在、“愁在、“独倚在、“不禁秋在,至此便传神地完成了女子本身形象的写照。

  古人有“词密曲疏在的说法,其实在宋词的小令发,也常以清疏之笔收韵远隽永之效。这支散曲小令就绰有宋词的韵味。

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1] 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 ► 86篇诗文 ► 123条名句

猜您喜欢

夜雨寄北

李商隐李商隐 〔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柳枝词

郑文宝郑文宝 〔宋代〕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暮江吟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